文章摘要
Stars Harbor Deepseek
拼命加载中···

其实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过去的两年收尾,不如说其实就是一个小杂谈(?)

不知不觉我的博客也建站两年有余了,没想到当初就那么脑子一热开始接触的东西居然一直做到了现在,可能毕竟还是感兴趣吧,不然的话我感觉我应该早就三分钟热度了🤪

过去两年里,大部分认识了我的朋友大概都是来自我的饮品测评系列了。我就记得当时想着出这么一个系列,不只是为了让别人参考有什么喝的好喝,更是想记录一下自己喝过的东西哪些好喝、哪些需要避雷,以免下次看见当初觉得不好喝的东西但是完全没有印象了,结果再踩一次雷。

饮品测评系列创作之初,我还没有认识现在这么多的站长朋友,也没有加那么多的群,而像开往之类的博客圈子更是一个都没加过。以至于饮品测评系列创作之初,我都是找的好闺蜜去评论,或者直接把文章链接发给当时在聊天的朋友们。正长此以往,感觉只有认识的人在做一些无用的互动已经觉得很无聊了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还有其他人发现了我的博客,而且也在默默看我的测评系列。于是,饮品测评系列一直持续至今。

在这也要针对饮品测评系列再做一次声明,我每次发这一篇文章的时候都是喝过有阵子了,短则3、4天,多则甚至几个月,我不可能是一天一口气喝四五杯然后去写,甚至有的是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前就喝了,正好赶上写的时候想起来了就写进去。所以也希望一些总在说“你这么喝身体没问题吗”“真的担心你的身体问题”的人们不要再拿这个说事了,我比任何人都惜命,我年年都去体检,我的身体没人比我更清楚。我知道你们是好心,但还请不要试图“为人父母”,在你未知全貌的情况下不要来瞎“管”我,好不好?我从小就是听着所谓的“为你好”然后被强迫着长大的,现在再听到这种话只会触发我的应激反应,而不是让我觉得“诶呀真好还有人在关心我”。如果你能理解我,那我十分感谢!

如果有人闲着没事把我的文章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大概会发现以前我的博客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博客。什么去看个演唱会了、什么喜茶的黑卡贵宾升级啦、记录游戏的版本号啦等等等等。但随着换主题,跟着修一些自己发现的bug或者反馈发现的问题,逐渐了解的东西多了以后也开始写一些技术类的文章(虽然咱说实话,就我写那破玩意儿好像也算不上有啥技术)。于是我的博客就成了个啥都沾点儿,好像啥又都不是很专一的,乱七八糟的博客。不过乱就乱吧,毕竟还算有点特色

24年9月开始到25年3月为止算的上是我博客创作过程中一个最大的低谷期,在那期间文章出现了明显的时间断档,拖更、停更一直在反复。当时在编辑软件里起草了一篇又一篇文章的主题,但无一例外,要么没有心情继续写下去,要么就是写着写着因为什么事被打断了,再就没有看过一眼。那期间我大概也算是经历了自己整个身心的低谷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被诊断出了抑郁症和焦虑症,期间一直是每隔两周就要去跑北大第六医院北院复诊,一直循环往复了半年,直到今年三月才终于决定不想再去了。具体情况还是不在这赘述了,没有必要,只要我现在过得很好就可以了

从3月以后,最近的半年也是新接触了一个东西,N比例火车模型。大概也是得益于从小就对火车感兴趣吧,看见这种东西现在还是走不动道。这半年里这些火车模型也不知不觉攒钱买了有四千多了,最近也在考虑写一篇文章,专门讲一讲这个东西,也算是让更多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圈子吧。

另外的话,从去年12月5号换了新手机,“原生鸿蒙”就成了我嘴边常挂着的高频词。总有人瞧不起原生鸿蒙,甚至是去贬低、诋毁、拉踩。在我的视角里,我只是希望国产的操作系统能够越来越好,希望看到自家品牌做出来的东西能越来越好。我不是无脑花粉,更不是无脑米粉,我更秉承有事说事、就事论事的原则,这个系统它做的好当然要夸,但它如果做的不好那总要接受批评,而且是中肯的、一边批评一边给建议。我不喜欢在各大平台去通过喷的方式去表述说你这个系统哪里做的不好,会不会被限流删帖暂且不说,这种吐槽方式对于系统的改进真的起的到任何作用吗?有那个时间我不如给客服打个电话,跟客服好好描述一下哪有bug,这个bug怎么复现出来,这样也更方便他们去检修。当然,事实我也就是这么做的。之后我肯定还会出更多原生鸿蒙相关专题的更多文章,我坚信只有真正的深度体验用户才配对这个系统做出批评,而那些“猴子”,随他们去吧,不去搭理就好了(所以我现在真的好想换个原生鸿蒙的平板,但真的买不起,愁啊)

想了想大概就是这篇也没什么别的好写的了,收拾收拾该填一下这几个坑了,要不然又是越拖越不想写,再扔下可就不好了